清听声

行业动态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清听动态 >> 行业动态

直击教学痛点:为何教室需要教室均衡扩声设备?

日期:2025-08-21 15:42:01 发布者:本站

  在 “以学生为中心” 的现代教学理念中,“听得清” 是保障知识有效传递的前提。无论是40人小班的常规授课,还是100人阶梯教室的公开课,声音若出现 “前排刺耳、后排模糊”“角落听不清、中间太嘈杂”的问题,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。教室均衡扩声设备,正是针对教学场景的声音痛点而生,通过科学的声学设计与功能适配,为师生打造均匀、清晰、舒适的声环境。


清听声学教室均衡扩声设备


  直击教学痛点:为何教室需要“均衡扩声”?

  在未配备专业扩声设备的教室中,声音传递的问题往往被忽视,却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学质量。这些痛点,正是教室均衡扩声设备的核心解决方向。

  1. 自然授课的“声压困境”:老师累、学生懵

  小学低年级教室中,老师为让后排学生听清拼音读写,需长期提高音量授课,一学期下来声带充血、咽喉肿痛成为常态;而高中阶梯教室中,即使老师刻意放大声音,最后一排学生仍需前倾身体才能勉强捕捉知识点,长期注意力高度集中易引发疲劳。这种“老师用嗓负担重、学生接收效率低”的困境,本质是自然声传播的“衰减定律”——声音随距离增加快速减弱,传统教室缺乏对声压的均衡调控能力。

  教室结构的“声学短板”:空间差异导致听感不均不同类型的教室,因结构差异存在独特的声学问题:

  ① 狭长型教室(如老校区改造的6米×12米教室):声音沿长度方向传播时,中间区域声压过高,两端(尤其是后排角落)声压不足,坐在角落的学生常因听不清而走神;

  ② 高楼层教室(层高4米以上):声音撞击天花板后产生回声,与直达声叠加形成“混响”,导致老师的连续授课声出现“重影”,学生难以分辨连贯知识点;


清听声学教室均衡扩声设备


  3. 场景适配:一人操作,满足多样教学需求

  教室均衡扩声设备需具备“简单易操作”的灵活适配能力,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协助,老师即可快速调整。


清听声学教室均衡扩声设备


  4. 健康防护:为师生“减负护听力”

  对老师而言,使用教室均衡扩声设备,老师讲课时保持正常交谈时的音量即可,无需刻意提高嗓音,避免长期高声授课导致的声带息肉、慢性咽炎等问题;对学生而言,经过均衡处理的声音无“前排声音大,后排声音小”的问题,无论是前排的同学,还是后排的同学,听到的老师讲课声都是均衡、清晰的,这一点很重要,尤其对听力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学生,可有效降低长期听课对听力的潜在损伤。

  总的来讲,教室均衡扩声设备的核心价值,并非 “单纯放大声音”,而是 “以教学需求为核心,有效解决听不清、用嗓累等教学痛点问题,为师生打造均匀、清晰、舒适的声环境,以“声”赋能,回归教学本质!


一键拨号 一键导航